橡胶加工助剂指在橡胶各个加工环节中起辅助加工,并排除加工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专用助剂。橡胶助剂主要种类有塑解剂,橡胶软化剂,橡胶增塑剂,脱模机,分散剂,增粘剂,均匀剂等几个类别。下面为大家分别介绍这几种橡胶助剂的介绍和应用。
1.塑解剂
塑解剂是指通过化学作用来增强生胶的塑炼效果、缩短塑炼时间的物质。天然橡胶和不饱和合成胶在开炼机或密炼机上进行塑炼时加入,可以提高塑炼效率。
2.橡胶软化剂
橡胶软化剂可分为化学软化剂和物理软化剂。化学软化剂能切断少数橡胶烃的分子链,是一种弱的塑解剂。物理软化剂主要是削弱橡胶烃分子间力,起润滑剂的作用。工业上更为常用的是物理软化剂,按其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。
①石油系软化剂主要是由链烷烃、环烷烃、芳烃和少量沥青物质、含氮有机碱等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。
②煤焦油系软化剂包括煤焦油、古马隆树脂和煤沥青等。
③脂肪油系软化剂是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,如植物油、脂肪酸和油膏等。
④松油系软化剂是从松脂得到的产品,如松焦油、松香、妥尔油、木沥青等。
3.橡胶增塑剂
橡胶增塑剂和软化剂,从其用途和目的都是使橡胶增加塑性这点来看,这两者可以说是同义的。但通常用于非极性橡胶时称为软化剂,用于极性橡胶时称为增塑剂。
根据近代概念,软化剂和增塑剂对橡胶的增塑作用,有两种不同的(即极性橡胶和非极性橡胶)作用原理。
对于非极性橡胶来说,主要是通过软化剂分子对橡胶的渗透和溶胀作用,把分子链拉开,降低分子链间的作用力,使橡胶分子链的活动性增加,从而导致橡胶可塑性的增加。
对于极性橡胶来说,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着极性基团,使分子链之间作用力增加,当加入增塑剂时,增塑剂分子的极性部分,能定向地排列于橡胶的极性部位,对大分子链的极性基团起到包围的作用,因而削弱了极性橡胶分子链之间的吸引力。同时由于增塑剂中非极性部分夹在极性橡胶分子链之间,它起了推开分子链的作用,进一步削弱了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,从而使橡胶分子链的移动变得更容易,显示出可塑性增加。
4.脱模剂
外脱模剂是将原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喷到模具型腔内生产。
内脱模剂是按照生产原料的百分比添加进去生产。
5.分散剂
密炼机转速加快及炼胶温度提高,炼胶周期明显缩短,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交流中各组分的均匀分散。在这种情况下,分散剂就应运而生。
6.均匀剂
不同胶种并用日趋广泛,为了达到性能上的优势互补,必须实现两胶高度相容,而均匀及具有这方面的特殊功能。作为一种重要的橡胶加工助剂,均匀剂可在不影响胶料硫化性能和硫化胶物性的前提下,促进不同相对分子质量。不同极性,不同粘度的胶快速均匀混合,稳定相态结构,并能显著提高共混胶料的加工性能,使硫化胶的硬度下降,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有所提高。
7.增粘剂
胶料的粘性差(包括自粘性和互粘性)是要害所在,于是高效增粘剂产生。
尽管天然橡胶具有粘性,但对于许多应用单独由橡胶产生的胶粘剂粘接强度仍不足。大多数商品合成弹性体则缺乏粘性,无论是对其自身或其他表面。因此,为增大它们的粘性,要添加橡胶增粘剂。